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述《憨山老人自叙年谱实录》中的一则故事。上次我们提到,德清和尚和妙峰禅师结束了五台山的无遮法会之后,决定离开五台山,去往他处继续修行。《年谱》记载:“是年八月,皇太子生予复之京西中峰寺,作‘重刻中峰广录序’,结冬水斋于石室。”
这一年八月,李太后的愿望终于实现,她迎来了一个皇孙。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李太后的慈宁宫里有一位王姓宫女。有一次,19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前往慈宁宫探望母亲,恰好李太后不在,而这位王宫女正巧负责为皇帝端茶倒水。朱翊钧一时失态,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宫中有规矩,类似的事件都必须由太监记录在案,尽管万历并不喜爱这位宫女,他也没有因此给她任何册封,事件也就悄然过去了。可是,意外的是,王宫女竟然怀孕了,身形的变化再也遮掩不住。李太后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十分高兴,立刻召见了朱翊钧询问情况。
然而,朱翊钧并不愿意面对这个尴尬的事实,既不好意思承认,又因为他本就不喜欢王宫女,所以他坚决否认。李太后并没有因此退让,而是沉着脸让太监拿出“起居注”,上面清清楚楚记录了此事的真相。面对铁证,朱翊钧终于不得不承认。李太后了解儿子不喜王宫女,于是对他说:“我年事已高,尚无孙儿,如果她能为你生个儿子,既能让我高兴,也能为国家带来福祉。你不要小瞧了她,能给你生孩子,她的身份也值得你册封。”李太后本身出身宫女,对宫女并不轻视,而且一向对朱翊钧有严格管束。
展开剩余77%朱翊钧的宠爱对象是郑贵妃,而郑贵妃此时尚未怀孕。他担心郑贵妃会因而嫉妒,因此迟迟不愿意册封王宫女。但李太后的坚持最终得到了朱翊钧的同意,万历十年的四月,王宫女被册封为“恭妃”。到了八月,她顺利产下了皇长子朱常洛,宫中一片欢腾。
之后,郑贵妃终于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即后来的福王)。此时,万历皇帝最宠爱的便是朱常洵,他有意将他立为太子,这引发了宫中的“争国本”事件,甚至出现了著名的“梃击案”。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是围绕太子继承权的权力斗争。
有趣的是,这一段皇家秘事与德清和尚之后的人生轨迹有着某种间接的联系。皇长子朱常洛出生于万历十年八月,那么他的受孕时间大约在万历九年十月,这正好是德清和尚和妙峰禅师在五台山举办“祈嗣法会”的时候。因为这一巧合,古人又极为虔诚,李太后坚信:皇长子朱常洛的出生必定是因为德清禅师的刺血写经、坚持法会,祈求佛菩萨庇佑而来。因此,李太后对佛教的支持愈加热烈。
然而,万历皇帝朱翊钧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王宫女所生的朱常洛不过是偶然事件而已,尽管如此,他还是未能阻挡李太后对佛教及这些高僧的进一步支持。德清的名字,因这一事件逐渐被人提起。与此同时,宫中的太子继承问题也愈加复杂,德清却并不愿意参与这些宫廷纷争。
《年谱》中的福征这样写道:“计辛巳十月,以祈皇嗣,故建无遮大道场于台山大塔院寺,圆满七昼夜功德。恰至明年壬午八月,而内宫王才人诞皇储泰昌矣。计人生十月之期,灼然不爽,明是佛祖应化笃生。”
接着,德清和尚与憨山大师的人生故事继续展开。在万历十一年,即1583年,德清已经38岁了。这时候,五台山法会的消息传遍了各地,王宫女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成为了宫中焦点。人们纷纷感叹佛法的神奇,甚至将德清、妙峰、大方这些高僧戏称为“国舅爷”。
面对这样的关注,德清感到十分不自在。他决定远离世俗的喧嚣,寻找一个宁静之地修行。于是,他离开了五台山,来到了东海一带。《年谱》这样写道:“予三十八岁,春正月,水斋毕。然以台山虚声,谓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蹈东海之上。始易号憨山,时则不复知有澄印矣。”
这一年,德清改法号为“憨山”,并决定前往东海的崂山(即山东半岛的牢山)隐居。这个地方,他早在阅读《华严疏·菩萨住处品》时就有所了解。书中提到,东海有一处名为“那罗延窟”的地方,自古以来便是许多菩萨的修行之地。“那罗延”是“金刚力士”的意思,而这正是崂山的另一名称。德清带着弟子德宗一同前往崂山。最终,他们找到了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即观音庵遗址。
《年谱》中详细记载了德清来到崂山后的经历:“予喜其地幽僻,真逃人绝世之所,志愿居之。初掩片席于树下,七月后,得土人张大心居士,为诛茅结庐以居。” 德清初到崂山时,生活非常简朴,他就简单地用破席子在树下搭起了一个小棚子。七个月后,当地的一位居士张大心帮助他建造了一个茅庐。
憨山在崂山的生活非常清净,直到遇到了灵山寺的桂峰法师。桂峰法师修行有成,两人因此结下深厚友谊。此后,德清又继续致力于自己的修行,享受着清净的山林生活。
到1584年,德清已年满39岁。这一年,李太后因为怀有感恩之心,开始寻找这三位高僧,以表谢意。大方和尚和妙峰禅师早已接受了太后的赏赐,而德清却一直隐藏在崂山中,甚至没有让人知道他的下落。李太后得知后,特别派遣龙华寺住持瑞庵亲自出马,找到了憨山大师,并传达了太后的恩典与厚意。
面对如此盛情,憨山并没有贪图荣华,而是婉言谢绝道:“倘蒙圣恩,容老山海,受赐多矣,又何求其他。”他的修行之心、淡泊名利的品格,再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继续讲述憨山大师的故事。
发布于:天津市永华证券-配资服务平台-线下配资平台-安全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