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近期向欧洲施压,要求对中印商品加征50?00%的高额关税。尽管欧盟明确拒绝了这一提议,但其回应措辞却耐人寻味。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在美国持续施压下,欧盟可能最终倒向对华加征关税阵营,沦为美国贸易战的急先锋——特别是考虑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贯的亲美立场。
然而事态发展出人意料,在中方作出明确表态后,冯德莱恩的态度竟出现180度大转弯。这不禁让人好奇:中国究竟亮出了什么底牌?又是什么让这位亲美政客突然改弦更张?
近期,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将推出售价仅2万欧元的入门级电动车。这一低价策略明显剑指中国新能源车企。事实上,自欧盟启动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以来,扶持本土新能源产业就成为欧洲的重要战略。在今年的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纷纷发布新能源发展规划及概念车型。可以预见,未来中欧电动车企业将在全球市场展开激烈角逐。
这种竞争态势令人担忧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生存空间。欧盟不仅对中国车企征收反补贴税,更通过设置各种贸易壁垒限制中国电动车发展。若欧洲本土电动车产能全面铺开,在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持下,中国车企恐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展开剩余73%针对欧洲的低价电动车战略,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发言人首先对欧洲车企的创新表示赞赏,认为这符合市场规律和消费者需求。值得称道的是,中方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即便面对价格竞争也保持专业客观,并未像欧洲那样动辄给对手贴上补贴标签。事实上,欧洲各国政府同样为电动车产业提供大量补贴,但中方始终认为这属于正常产业政策范畴。
在表达善意的同时,中方也明确划出红线:欧洲不能一边高喊市场化改革,一边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发言人强调,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反对将关税武器化。这既是对过往欧盟征收反补贴税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的严正警告——若欧洲继续设置贸易壁垒,中国必将采取对等措施,届时欧洲车企在华发展恐将受阻。
中方的强硬表态并非空穴来风。在美国施压欧盟对华加征关税时,欧盟的回应颇具玩味。虽然表示支持制裁俄罗斯,但欧盟明确拒绝以购买俄油为由对中国加税,认为这一理由站不住脚。更关键的是,欧盟不愿为美国火中取栗——既然美国自己不敢单独行动,欧洲何必当这个冤大头?这种态度暗示,欧盟很可能另寻借口对中国商品加税,而电动车产业正是现成的靶子。
面对这一潜在危机,中方选择先发制人。事实证明这招奏效了——冯德莱恩态度急转,从鼓吹对美强硬是欧洲骄傲变为呼吁欧洲应该比中国更强硬地对抗美国。她还表示要通过与印度等国签署贸易协议来实现多元化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冯德莱恩未直接提及中国,但要在贸易领域实现真正多元化,与中国合作无疑是明智之选。这让人想起此前美国加征关税时,欧盟就曾寻求与中国联手。此次冯德莱恩的转向,很可能是向中国递出橄榄枝,为未来合作铺路。
即便不考虑合作因素,欧盟对美态度的转变也令人稍感宽慰。至少短期内不必担心欧美联手对华发难。只要欧盟保持这一立场,美国的关税阴谋就难以得逞——毕竟连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日本也在观望欧洲的态度,谁也不愿率先得罪中国。
冯德莱恩的突然转向,美国功不可没。华盛顿对欧洲盟友的予取予求、毫不掩饰地将其当作炮灰的做法,终于让欧盟认清了现实。正如印度媒体所言,美国的霸凌行径正在将盟友推向中国怀抱,这终将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那么问题来了:欧盟真的听进了中国的警告吗?他们是否会彻底放弃关税武器化的企图?欢迎读者朋友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点赞分享本文让更多人参与讨论。
发布于:天津市永华证券-配资服务平台-线下配资平台-安全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